日本九州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机构日前发布联合新闻公报说,急性肝损伤患者中,约99%不需要治疗就能恢复,约1%的患者会出现肝功能下降,发展成急性肝衰竭。急性肝损伤恶化产生的急性肝衰竭治疗很困难,每年发病人数又不多,缺乏经验的医疗机构难以迅速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从而直接影响患者存活率。
借助AI技术,研究人员分析了319名急性肝损伤患者住院后一周内血检指标——凝血酶原(生成于肝脏的一种血液凝固因子)变化情况。他们发现急性肝损伤患者根据临床病程和预后的不同,可分成6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仅需要观察病程,患者能够自然恢复;第三组和第四组对内科治疗有反应,治疗后可恢复;第五组和第六组对内科治疗无反应,需要接受肝移植或者最终死亡。
研究显示,应用AI技术,仅通过患者初诊时的血液检查结果等信息,就能较精确预测患者会进入哪一组。会不会发展到需要移植的第五组和第六组的预测准确率约为90%,会不会进入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准确率约80%。(记者 钱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