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深圳“两会”观察 | 会内会外聚焦“夯实制造业基本盘”

发布日期:2022-04-14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网络
   “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通过不懈努力,稳住制造业的基本盘,让制造业空间得到更好保障,让搞实体经济的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希望”。今年深圳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关于制造业的提气表述成为会场内外的热点。
 
  制造业为何这么火?
 
  4月11日,在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布了一组制造业数据——
 
  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5%,工业投资1372亿元、增长27.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1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9.6%;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
 
  ……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3万亿元;
 
  推动宝安燕罗、龙岗宝龙、龙华九龙山、坪山高新南、光明凤凰、深汕智造城等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提速;
 
  开工建设5个百亿级、10个三十亿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
 
  ……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原材料大幅上涨、缺柜、缺电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受挫等多重冲击下,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体现了深圳制造有速度、有质量、有韧性、有潜力、有信心、有希望。
 
  这一系列制造业数据,以及报告中凸显出的对制造业、制造企业的高度重视,之所以成为会上会下焦点,小政觉得有这么几个背景——
 
  今日中国,制造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3月,国家首次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空间、金融、人才、教育资源向实体经济高度集聚,全社会对制造业的重要性高度共识。深圳要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必须进一步夯实制造业“基本盘”,巩固深圳制造业已形成的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多重压力,在工业领域表现突出,格外需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证增速是重中之重。今年深圳提出的GDP增速目标是6%,在当前内外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就是其中一个最强有力的抓手。
 
  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也是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深圳市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金心异谈及稳住制造业基本盘的重要性时提出,制造业是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制造业,研发很难留在深圳,只有总部经济将无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6%”的预期目标,制造业是最大底气
 
  去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站上“3万亿”新台阶,达到3.07万亿元,其中离不开制造业的加持。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已经从“三来一补”的代加工为主成长为全球制造业重镇。目前制造业的总产值在深圳GDP当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在35%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制造的成色。去年以来,深圳制造业竞争力稳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5%,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工业第一城”。代表“发展信心”的工业投资1372亿元,增长27.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落户。荣耀3C产品线等建成投产,华星光电T7项目一期达产,中芯国际(43.500,-0.01,-0.02%)芯片生产线扩产等项目加快推进,比亚迪(242.770,5.77,2.43%)深汕汽车工业园、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等开工建设。
 
  代表“产业质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去年达到1.21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9.6%,且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战新产业(32.240,0.33,1.03%)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衔接国家、省规划部署,深圳研究制定了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行动计划,前瞻布局合成生物、量子信息、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建立了“六个一”工作体系。深圳制造多年来稳中有进,凸显经济发展动能更强、韧性更强、底气更硬、信心更足。
 
  2022年,深圳经济预期增长目标是6%,高于全国GDP5.5%的增长目标,深圳的底气,很大程度上依然来自制造业,报告提出,2022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3万亿元,这些都是实现“6%”的重要支撑。
 
  坚持“中高端路线”做强战新产业
 
  “发展制造业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这几天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很多代表委员都提出,深圳发展制造业具备诸多条件,“必须走中高端路线”。
 
  去年,深圳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系统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8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要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提升发展能级,培育新增长点。具体路径包括:
 
  落实“六个一”工作体系,健全“链长制”,完善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
 
  巩固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产业发展优势,补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产业短板;
 
  提升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发展能级;
 
  增强工业母机、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9.100,-0.01,-0.11%)等产业创新能力;
 
  培育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等新增长点;
 
  壮大前沿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推进海工装备、海洋电子等海洋产业高端化发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分类梯次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蓝海等等。
 
  付作军、戴毅等市人大代表认为,这是抓住了关键核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的企业,推动科技型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一些代表委员也带来了推动深圳制造业发展的提案建议。市工商联在《关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助力深圳制造业企业走向全球中高端的提案》中建议,出台政策激励工业互联网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引领,组建集政、产、学、研、资、用、中介为一体的开发联盟,瞄准工业互联网边缘接入、应用发展、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和重要设备进行联合攻关。
 
  市人大代表由镭提出了打造卫星产业及应用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认为“天基通信时代”将直接带动卫星互联网建设及应用产业规模超千亿,建议加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卫星通信及新一代通信应用示范落地。
 
  园区建设提速释放产业空间
 
  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问题,是会上会下的一致关切。
 
  围绕“让制造业空间得到更好保障”,报告中提出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制造,推动宝安燕罗、龙岗宝龙、龙华九龙山、坪山高新南、光明凤凰、深汕智造城等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提速,推进产业业态升级,成为一大亮点。
 
  报告还提出加大园区土地连片整备力度,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创新园区运营管理模式,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园。
 
  “产业空间是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爱普特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炜认为,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更需要集约节约利用好,为产业提供更多高端、优质、连片的空间,建议通过加快并完善对历史遗留问题建筑的分类处理进程等措施,释放产业空间,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精品产业空间。
 
  市政协民建界别委员高海也建议,对目前仍存在的部分低效、闲置产业空间,全面梳理优化整合,重新开发利用,科学制定连片升级改造方案,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而在会外,金心异也认为产业空间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他建议对工业用地进行适当整合,使其适应高科技制造业的需求;同时建议强化产业链招商,吸引关键制造业项目落地,以此保障产业链安全。
 
  实际上,近年来深圳空前重视产业空间的保障,推出了诸如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等很多大手笔的“拓空间”举措,深圳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都表明,“只要是好项目,到深圳都有地可供”,而深圳重点招商的很多大项目都顺利落地,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心。
 
  酝酿增长后劲激发“细胞”活力
 
  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后劲潜力。
 
  小政注意到,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动重大工业项目落地——
 
  加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投资力度,建成投产中芯国际12英寸线、华星光电T7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5个百亿级、10个三十亿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全面完成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
 
  推进先进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一批灯塔工厂,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工业设计、产业互联、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装、家具、钟表、黄金珠宝、眼镜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设计”,打响“深圳品牌”。
 
  而深圳市发改委编制的《深圳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草案)》及《深圳市2022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显示,2022年,深圳计划安排重大项目883个,其中现代产业类项目250个,总投资10373.3亿元,重点推进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深汕)项目、龙华Costco星河等。根据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今年深圳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522个,年度计划投资550亿元,重点投向科技产业创新等项目。
 
  市场主体是经济“细胞”,是稳增长的“底盘”。
 
  深圳刚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通过30条“实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到2025年市场主体总量将实现突破460万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30条”,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实施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计划。今年的目标是新增商事主体50万户,新增“个转企”2500家、“小升规”工业企业200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以上,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以上。
 
  在特殊形势下,深圳还在全力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服务企业、放水养鱼,激发每个经济细胞,让千千万万市场主体活力进发。
 
  制造业话题成为深圳两会会场内外的焦点话题,本身就说明,全社会对制造业重要性的高度共识。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以数字化推动制造业重构竞争优势

下一篇:研华多款基于瑞芯微的板卡与统信软件完成产品互认证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