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织了飞机结构件制造工艺技术培训班,来自国内机床相关行业的技术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对如何满足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需要,提高国产机床质量,这些学员有了切身的感受。
国产机床还有差距
2012年末,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在行业调研中,走访了12家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船舶、能源等重点领域用户,了解了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近几年安装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应用情况、重点用户对国产数控机床的使用评价、对国产机床及制造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用户对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等情况。
该协会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国产数控机床在重点用户领域应用的总量还不算多。在某些加工工序不算复杂的企业,如某些军工企业,国产机床占比较大,能达到总设备的60%左右,但都以中低档数控机床单机应用为主,其中大部分是两轴的经济型数控车床、3轴的加工中心和数控铣等,出厂年份也都比较早。但在一些高端应用领域,比如在航空企业,使用的主要是大型、复合、精密、多轴联动高档机床,要求机床具有高刚性、高效率,对难加工材料进行切削,占比很小的国产机床往往只能用于一般工序或作为辅助设备,很少进入关键制造工序。
据一些用户反映,在用的部分国产中高档产品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较常见的是精度保持性不高,且小毛病较多。与国产机床相比较,有些进口设备用了20年,其精度还能保持出厂时的水平,稳定性也很好。调研中还了解到,很多10年前安装的国产中高档机床,在不断排除小毛病之后会越来越好用,稳定性和精度保持性都能令人满意。而相反,近几年购进的国产中高档机床,除小毛病依然存在外,还会在使用2~3年后,精度就下降很快,影响到用户对国产数控机床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