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产学研“联姻”以来,中山4年累计“诞生”产学研合作项目3580项,开发新产品2700多件,累计新增产值1100多亿元,实现利税350多亿元,申请专利5000多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近2万人。
产学研项目年均增长80%
产学研合作中,能否建立政府、高校院所、科技特派员以及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事关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中山科技创新能否有效结合。中山的做法是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即以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为点,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高校组建创新联盟为线,以区域积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开展综合创新为面。
通过“点线面”的协同创新机制,中山市围绕集聚资源、搭建平台、转化成果、培育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构建创新体系等工作,与高校院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如今,产学研结合建设项目实施4年,共有来自全国86所高校院所的2700多名专家与中山市“联姻”成功,而企业组织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总计3580项,年均增长80%以上,开发新产品2700多件,累计“诞生”新增产值1100多亿。
其中,2011年新增产值比2006年增长22.5倍,实现利税350多亿元,申请专利5000多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近2万人,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3家、各类产学研示范基地30余家。
中山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项目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山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在验收中,不少专家也指出,中山市的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突破自主创新资源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80%科技经费投向产学研企业
在企业、高校和政府间的产学研合作中,如何协调其中的利益,分担其中的风险?
中山市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推进机制,协调平衡其中的分享机制。为此,还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中山市产学研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
80%以上的科技经费投向产学研结合企业,80%以上的科技计划项目由产学研结合企业承担。随后,在产学研工作规划制定、组织保障、财政投入和政策体系建设、市镇企三级联动等方面,中山均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2008年,为了激励产学研合作,中山率先在地市级科学技术奖中设立产学研合作奖,每年奖励产学研成效显著的高校、镇区、企业,树典型、推经验,引导和鼓励本地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中山已与国内56所高校、30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等10家高校签署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
另外,中山还投入近6亿元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记者了解到,以中山装备业工业研究院为依托的“1+4”市校共建科技创新平台、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支机构、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站,13个省级产学研示范基地、3家产学研创新联盟等等合作平台都建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