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德国智库:中国工业互联网存在的三大短板

发布日期:2020-12-23 作者:网络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在2020年发布了《中国数字平台经济:针对工业4.0的发展评估》。
 
  按照墨卡托的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应的即为“数字工业平台”(Digital Industrial Platform)。因此,德国工业4.0对应的竞争对象即为中国工业互联网。
 
  中国数字平台经济,工业4.0
 
  那么,德国智库是怎样看待轰轰烈烈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呢?
 
  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缺乏三种核心能力,在关键领域缺乏国内解决方案。这包括:
 
  1,传感器:中国须进口将近80%的先进传感器和多达90%的芯片,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2,设备连接:2019年,进口了95%的高质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通用通信协议(CIP),不同的外国公司产品不兼容也是一个问题;
 
  3,软件即服务(SaaS):高端领域在中国使用的90%以上的工业软件都是国外来源的。SAP,Microsoft和Salesforce等公司主导着中国市场。
 
  德国墨卡托是德国研究中国最有名气的智库。就技术而言,这三个问题,看得很准,而且它还认为,这三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不容易解决。
 
  1,据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传感器(技术和产业)发展蓝皮书》统计,汽车传感器、高端化学类气体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环境检测传感器,对国外进口依赖度都在95%以上,并且在工艺研发方面投入巨大,芯片无法实现自主,基本也依靠进口,进口率高达90%以上。。
 
  例如,在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是仪器仪表传感器,几乎100%全进口。如重庆横河川仪生产的归谐振变送器用的是日本横河传感器,北京远东罗斯蒙特生产的金属电容变送器用的是美国罗斯蒙特的传感器,类似这种情况的企业还有很多,这就意味着,中国传感器市场的发展相当被动且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无法自主的传感器市场处处卡脖子,在设计、制造、产业化、应用等技术方面与国外差距明显。
 
  2,面对多种协议并存的异构设备,面对国内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本身较低的现实,如何把异构设备连接起来、把数据汇集起来,实现在边缘或云端计算,无论是平台企业还是一些细分领域的小企业,这方面的能力均不足,缺乏完整、高效、低成本的设备连接和数据采集方案。
 
  3,作为制造大国,工业软件是中国产业的“短板”,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软件自给率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高端制造业中电子、航空、机械领域的研发设计软件大多为外购,自给率分别只有10%、15%及30%。进入21世纪后,国内制造业仅采购CAD软件及升级所支付的费用就超过20亿美元。二是工业软件领军企业少。相比于达索、PTC、SAP等国际巨头,中国工业软件领域领军企业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在研发投入、产品性能和整体实力上无法与国际巨头相抗衡。三是工业软件生态尚不健全。国内工业软件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够,大型制造企业习惯于购买和应用国外工业软件,庞大的应用市场最后却成了国外软件发展壮大的沃土。四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工艺流程和工业技术数据缺乏长期研发积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空心化,高端工业软件供给被国外厂商牢牢把持。
 
  当然,在这份评估报告中,有关于中国互联网平台公司那块,有些则可以忽略,中国式的浮夸,德国人是看不懂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对中国的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都做了深入细致的梳理,这种情报,真是下了功夫的,相信国内很多智库也没有做到这种细致的程度。其实它这个研究,也是德国经济部出钱来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摸清中国工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