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2016年中国工业安全生产发展形势展望

发布日期:2015-12-30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网络
       2015年以来,我国工业安全生产状况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督查暗访、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等工作有序开展。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危化品安全治理、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展望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将继续向好。

一、对2016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全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将继续稳定好转

2015年,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持续降低。1-8月,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2.5%、死亡人数下降14%。从事故类型来看,重特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0.7%;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5%和10.2%。从行业(领域)来看,大部分工业行业(领域)事故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其中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化工品和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均实现了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煤矿方面,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3.5%、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8.6%,连续29个月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从区域分布来看,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27个单位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15个单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展望2016年,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将继续稳定好转。第一,8月下旬至9月底,以危化品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效显著,全国共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执法组38.9万个,检查企业197.7万家次,排查隐患256.3万项,整改率为93.5%,其中重大隐患1.39万项,整改率为81.7%;打击整治非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301.4万起,停产整顿企业18566家,关闭取缔企业5089家,隐患治理、打非治违、停产整顿等措施的递延效果,将有利于减少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第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国务院安委会组织16个综合督查组,对全国32个省级单位开展全覆盖督导,共检查249个市县、630多家企业,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000余项;国务院安委办组织7个暗访组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持续暗查暗访,督查和暗查暗访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巩固了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成果。第三,随着安全技术改造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工业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监测预警和本质安全水平将得到持续提升,从源头上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工业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压力依然较大

2015年,在政府严格监管之下,工业安全生产事故保持了稳中有降的良好局面,但重特大事故仍偶有发生。河南平顶山“5.2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天津“8.12”特别重大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强化红线意识,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任重道远。

展望2016年,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然而产业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科研能力及教育水平较低,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一是在工业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中,石化、化工、冶金、有色等生产增速都呈现放缓的态势,对安全生产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过分关注经济指标而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为追求经济效益违法违规生产等。二是随着国家一系列调结构、稳增长政策的落实,将有力带动和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合理运行,但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对非法违法的行为,在打击处理上还存在过宽、过软的突出问题。如尽管“打非治违”等治理工作不断开展,但是非法违法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仍占比较高。三是工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向非高危和非重点领域转移。2015年平顶山“5.25”火灾事故,以及2014年昆山“8.2”事故和山东寿光“11.16”事故,都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非传统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与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常抓不懈。

(三)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对安全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2015年,全国各地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向乡镇(街道)、行政村拓展。截至7月底,全国4.16万个乡镇(街道)中,已有3.65万个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覆盖率87.60%;26.98万个有工矿企业的行政村中,19.60万个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覆盖率72.65%。从各地落实情况看,海南、福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省级单位已全部实现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即省、市、县、乡镇(街道)、有工矿企业的行政村的“五级五覆盖”。2015年,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大幅提升。截至7月底,全国32个省级单位上报的43.17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已经完成“五落实”的有32.49万家,覆盖率75.26%;全国43.17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共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6.38万名,平均7家企业1名;240.54万家企业印制张贴了“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挂图,覆盖率53.73%。从各地落实情况看,河南、海南2省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实现“五落实”全覆盖。

展望2016年,我国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将继续深入开展,对安全生产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全国各地继续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总要求,继续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向乡镇(街道)、行政村延伸,覆盖率不断提升。二是各地企业继续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的要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五落实五到位”覆盖范围继续增大。

(四)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的明确将促进安全生产联动机制的不断完善

2015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安委〔2015〕5号),明确了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37个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具体为: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综合监督管理;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实施监督管理;负有行业领域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承担指导安全管理的职责,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实施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严格行业准入条件,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其他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安委〔2015〕5号文首次明确了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对于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

展望2016年,随着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明确,各行业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将逐步建立,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工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事故隐患依然较多

当前,我国工业安全领域事故隐患依然普遍存在,监管不到位、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仍有大量隐患未得到整改。从安全生产大检查结果来看,截至9月底,全国共组织执法检查组13.8万个,检查企业86.1万家次,排查各类隐患109.9万项,整改率为92.0%(重大隐患4707项,整改率为78.9%),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大量未整改的隐患,特别是重大隐患仍有21.1%的比例未整改。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国务院督查组抽查的630多家企业数据来看,80%以上的企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三是部分行业(领域)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全国80%以上煤矿和化工企业仍是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小矿山、小化工,油气管道未彻底整改的重大隐患还存在7000处。

(二)危化品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安全治理难度较大

当前,我国危化品安全治理基础依然薄弱,安全隐患错综复杂,安全治理难度较大。从规划布局看,过去一些地区盲目招商引资,对危化品项目审批不严格,导致诸多危化品相关企业存在布局不合理、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目前,约30%的危化品生产企业与周边居民居住和生活区域安全距离不足。从安全水平看,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安全设施缺乏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安全技术和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从检查、督查的结果来看,危化品相关企业事故隐患依然较多,甚至一些企业采用非专用仓库和车辆违规储存、运输危化品,极易引发事故。从安全意识看,危化品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均有待提升,在大量事故调查报告中,“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是出现次数较为频繁的事故原因之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企业“重生产、轻安全”,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员工个人安全生产意识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足。从安全监管看,个别地区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对企业盲目纵容,对非法、违法行为执法查处力度不足,安全监管不得力、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依然不高,有待进一步强化

一是系统化应用比例较低,整体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建设普遍缺乏,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城市安防、地下管网安全监控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不同行业间、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石化、有色、煤炭、电力、民爆等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一些大型企业已经采用HSE等系统,中小企业则还处于设备数控化改造、安全监控等初级阶段。三是相关人员技术素质不足,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信息化人员紧缺矛盾突出,既懂安全生产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常抓不懈,继续加强安全检查督查和专项整治

首先,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指导、督促企业整改,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其次,继续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和暗查暗访工作,督促安全隐患的整改,提升安监执法的威慑力,降低企业侥幸心理。第三,在总结和分析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和阻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继续强化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第四,做好化工企业搬迁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告别“唯GDP”论,保持延续发展;加强立法,明确各部门权责,强化监督管理。第五,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治理和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以信息化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提升安全生产重点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石化、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民爆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安全防护和信息化监管水平。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具体包括:加快车联网建设和北斗系统推广,特别是在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方面的应用;推动地下管网的预警报警,化粪池等重点领域的监测监控信息化技术应用;支持打造以安全技术、系统集成及设备研发与制造为核心的矿山安全物联网发展,加快形成矿山装备安全物联网产业链。

(三)抓好落实,通过标准化建设助推工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发挥工业和通信业行业管理优势,通过强化工业和通信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融入行业管理指导意见、行业指导规划等,完善和规范区域产业规划布局,防止安全保障能力低的企业或项目转移和延续。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特别是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定期清理、及时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通过标准,推广先进适用安全专用技术装备,加快淘汰无安全保障能力的企业,提高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三是强化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的宣贯执行,开展标准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价,推动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活动。四是依据标准,实施重点行业安全技术改造,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对石化、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民爆等重点行业,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安全防护水平,建设安全技改示范工程。

(四)抓好安全产业,以产业发展推动安全发展

第一,支持全国各地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创建,建立支持各地安全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将安全产业园区建设逐步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创建之中,确保园区创建规范,有序发展。第二,支持关键安全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安全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发展;促进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的成果转化,支持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推广应用。第三,研究建立安全产业投融资体系,完善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政策对安全产业的支持,重点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安全生产专用技术装备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第四,发挥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反映安全产业相关企业的需求,听取各方对安全产业更好发展的建议意见,传达政府对安全产业发展的要求。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