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现代国家的崛起过程中,那些通过发展重化工业、制造业、采掘业等工业项目形成的老工业基地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和工业布局的调整,老工业基地渐渐衰退,但它们所拥有的产业集聚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影响国运。尤其对中国而言,针对众多老工业基地实施“再工业化”,对夯实“中国制造”分量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中国不仅原有的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履缓慢,而且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出现衰退,东莞等制造业城市也被一些外国媒体视为中国新的“铁锈地带”。“铁锈地带”并不稀奇。从时间上看,美国在1950年、英国在1955年、日本在1975年、德国在1980年先后完成了工业化目标,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就出现了“老工业地区问题”(即“老工业基地”问题),如美国东部“铁锈地带”地区、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和日本北九州地区等。由于对老工业基地衰退性质和原因的认识不同,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模式和政策也持不同观点:一是认为“锈带复兴”应是“由服务经济代替工业经济”,即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主要是美国;二是认为应“从一种类型的工业经济走向另一种类型的工业经济”,典型如德国。
不过,西方发达国家所说的“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后工业化”,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再工业化”与欧美提出的“再工业化”在发展阶段上完全不同。中国众多老工业基地的“再工业化”有着特定的涵义:一是“再工业化”是二次工业化,但不是上一次工业化的简单延续,已被赋予新的内涵;二是“再工业化”仍然是工业化,而不是“后工业化”,这就将产业主要锁定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部门。
事实上,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深入,中国过短的工业化进程累积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资源浪费、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问题如果不能通过“再工业化” 解决,“铁锈地带”恐怕将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依然潜力很大,以东北地区为例,它历来是“共和国的装备部”,新中国军事工业的“杀手锏”许多都在东北,中国的航天航空、高铁、航母、核潜艇等都与东北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这一“铁锈地带”能够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其技术、资源优势如果能得到充分发挥,很有可能扭转中国当前存在的某些“去工业化”趋势,再次带动中国经济增长。
因此,在实现“再工业化”的目标和背景下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应在以下几点努力:第一,应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对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而言,仍需先通过发展重化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在重化工业内部,面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迅速向重化工业转型的竞争压力,老工业基地不能全面开花,只能选择更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些产业重点发展。第二,“再工业化”应坚持存量改造和增量优化的发展道路,既要依靠原有的存量激活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再工业化”过程中,在充分依托大型国有企业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推进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化和企业集团化发展,激活中小企业的活力,才能加快“再工业化”的进程,避免“铁锈地带”难以治理,成为中国经济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