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神州十二号圆满升空!航天工控技术闪耀太空!

发布日期:2021-06-18 作者:网络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航天载人对我国工控行业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圆满成功也势必会让全国人民对我国工控技术感到无比自豪。“祖国的航天工控技术素来非常稳健,所以我对这次发射信心满满,因为我知道,结果一定是:发射圆满成功!”“舱内平稳到不像话,技术太牛了。”一些网友的感叹也正好印证了我国工控技术的强大。

 

长征二号F火箭安全性极高,主要用于载人航天。火箭高58.34米,由四个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其中,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逃逸塔位于火箭顶部,因此长征二号F火箭的辨识度非常高。在发射初始阶段,一旦航天员有危险,逃逸塔上的火箭会迅速点燃,可快速把航天员带到安全的高度并最终安全落地。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


 

航天器对接时存在一定的相对速度,由于航天器的质量大,对接时产生的动能比较大,对接机构内部采用了电磁阻尼器消耗对接能量,航天学院王小涛副教授团队研发了一套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测试空间环境下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王小涛介绍,电磁阻尼器设计出来之后,需要研究它在空间环境下的阻尼特性和设计是否一致。测试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内的多个神舟系列飞船任务中。

 

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之后,航天员就可以进入到天和核心舱,接下来3个月里,他们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将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

 

首次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往返运输任务,神舟十二号飞船自然有些特别之处。首先是空间交会和返回技术的升级,本次任务将采用快速交会技术,在空间站核心舱的配合下,由飞船控制计算机自主计算和执行轨道控制,发射后约6.5小时完成与核心舱的对接,可以大大减少地面飞行控制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同时,对返回过程控制算法进行改进,使航天员返回过程和着陆落点位置控制更可靠。

 

其次,面对以往卡脖子的芯片,神舟十二号飞船进行了多项国产化芯片应用改进,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而且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依托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地面站船测控为辅,减少对测站、测量船的需求,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节约了任务成本。


据齐鲁晚报报道,位于烟台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承担了为神州十二号飞船制造航天员人机交互操作“大脑”,即仪表控制器的重要任务,同时控制器产品的研制工作也是“山东制造”。

 

仪表控制器作为载人飞船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的关键设备,是该分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交换的枢纽,负责通讯控制、数据处理和显示驱动任务,是航天员在轨进行人机交互操作的“大脑”,产品具有容错性能、可靠性高、数据处理能力强等特点,能够支持双屏显示,并能做到无缝切换。

 

热控控制器是飞船温度控制的“大脑”,应用于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其中推进舱热控控制器是飞船流体回路测量和控制的重要装置,通过其内嵌的智能控温算法实现对飞船流体回路的精确控温,保证外回路流体的正常运行,完成飞船热量的收集、输送和排放任务;轨道舱和返回舱热控控制器是对舱内仪器设备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的重要装置,以及对舱内空气温度的控制,为航天员在轨驻留以及返回期间提供舒适的温湿度环境。

 

返回舱和轨道舱控制器负责数管、测控通信、仪表照明等多个分系统的信号控制,以及相关设备的配电工作;环控检测装置也是控制器的一种,在飞船飞行的各阶段,负责采集和处理各系统的参数和工作状态,起到配电和控制的作用。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