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厦门智能制造之路:人才(下)

发布日期:2020-08-19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网络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流行电影里面的经典台词,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有道理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立国之本,强大之基。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以及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企业对既懂工业制造又懂新兴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国内各大城市间的抢人大战也不断上演。在这一过程中,厦门却另辟蹊径,从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为本地企业对接所需人才,其成果和效果也在逐步显现。
 
  工业智能时代人才之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深入融合,各行各业都在依托新兴技术革新传统业务管理和生产模式,籍此重构产业竞争力。然而,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使得产业人才的培养无法跟上企业发展与应用需求。
  
  正如厦门工信局一位副局长所说:“新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力,也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被快速更新的技术拖拽着前行,企业急缺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工业制造的复合型人才。而当下产业需求与教育课程之间的脱节,更加剧了产业人才动能不足的问题,政府必须找到应对方法。”
  
  这次与厦门中小企业沟通中发现,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软件厂商,企业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投入,特别是能将新兴技术与工业应用结合的专业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厦门经济结构以中小企业居多,对外地产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本地高校资源比较薄弱,无法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产业人才支撑。
  
  对于当前产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2018年华为与计世资讯联合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中有过总结,即人才的四大错位正在制约产业生态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供需错位、区域错位、结构错位和梯队错位。
  
  福建国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科科技”)总经理杨景学对此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即高校课程与产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的内容难以致用,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变化的应用需求;不同地区高校资源与经济基础的不均衡,又进一步导致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形成数字化人才洼地。针对这样一种现状,他认为要培养更多满足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依托专业的产教融合平台,推动产业人才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政府-院校-企业共建产业人才生态
  
  2017年,关于产教融合的推进意见就陆续出现在国务院、发改委、教育部的各种文件中,对于产业人才的培养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支撑福建产业人才培养建设,2018年底福建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作为福建产教融合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企业,国科科技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融合多方面的能力和资源,开创“产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国科科技对于产教融合的理解和践行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主要关注“产”和“教”两端,对应的两个主体是产业和学校,因为产教两侧的业务主体和运行体制不同,因而影响了落地成效。但在国科科技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中,更关注“融合”的运营和落地。为了更好实现两侧融合,国科科技将自己定义为“融合”的运营商,一方面深度参与产业服务,了解产业需求,总结产业需求;另一方面深度参与教学服务,了解学校的教学体系;然后结合两侧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落地运营方案主导融合的落地,从而保证产教融合的落地成效。
  
  总部位于厦门的国科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厦门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作为IT领域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者,国科科技通过梳理IT领域产业端的知识体系,联合地方院校,建立产业服务与教育协同通道,培育人才资源池,为地方产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和项目服务。
  
  2016年,国科科技成为华为在福建的授权认证培训合作伙伴,并在当年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共建首所「华为ICT学院」。目前在福建落地的「华为ICT学院」数量已达到6所,内容覆盖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2020年,在厦门市政府支持下,国科科技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厦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华为的技术力量,对接厦门高校资源和产业需求,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与输送闭环,为厦门注入匹配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驱动力。
  
  在国科科技最近针对厦门产业人才需求做的调查分析显示,厦门企业对产业人才的需求,现有缺口已经达到3万人。除制造企业对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外,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的开发人才需求也呈现井喷式现象。
  
  为补充厦门不断扩大的产业人才缺口,国科科技基于自身业务特点,将产业侧的华为产业、合作伙伴、优秀学员等组成本地产业技术联盟,向院校输入产业实践经验和人才需求,梳理标准化体系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新增和优化。同时,接收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数据,形成人才画像,向产业侧输送人才,最大程度提升“从产业侧技术向教育侧输入,到教育侧人才向产业侧输出”的速度,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侧人才需求的匹配度的具象化与可度量性。
  
  目前,仅福建与国科科技达成合作的院系就超过50家,年覆盖学生数量超过1万人,可用于灵活调用的工程师超过4000人,对接的企业超过200家。
4 
  国科科技董事长韦浩阳说:“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就是开发课程,老师非常懂专业知识课程化;企业非常懂工程所需要的内容。国科科技自己开发了平台,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记录下来,让企业端用学生的时候,能看得清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项目能力。企业释放出项目,给学校作为横向课题,学校释放学生资源,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里面,粘性逐步形成。”
  
  值得强调的是,国科科技之所以能在厦门快速形成产教融合平台生态,一方面离不开厦门产业转型升级对各种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厦门政府以及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的产业服务支撑。
  
  国科科技在厦门与华为合作共建了两个基地,分别是华为(厦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基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心基地。两大基地共计2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都是政府免费提供。对于落地厦门的高层次人才,政府还给予住房、退税、购房等补贴。为了加速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在厦门落地,政府人员积极参加国科科技举办的各种产教融合研讨会,以进一步推动并深化本地高校与国科科技的合作。
  
  在具体落实层面,国科科技总经理杨景学特别提到华为(厦门)创新中心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平台发展初期,由于公司品牌价值小,只能依托华为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在产教融合生态构建过程中,面对产业端不同层次的产业人才需求,华为不仅提供丰富的技术课程体系和培训资源,还将华为的合作伙伴开放出来,让国科科技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向院校输入产业实践经验和人才需求,梳理标准化体系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新增和优化,为产业端人才需求做精准匹配。
 
  在向合作院校输入新的课程体系后,国科科技还会将学生的学业状态进行定期测试与能力评估,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产业人才输送。目前合作的大多是三年制的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大一的职业规划、大二的理论与应用课程实践后,大三时工程师带着学生做产业端的外包项目。在三年时间里,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对接产业端项目需求,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更加适应产业端的人才需求。
 
  对于与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的下一步合作计划,杨景学表示,希望能依托创新中心将厦门周边城市的人才聚集起来,形成一个范围更广、随取随用的产教融合“人才云”。目前,双方已就此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依托华为云WeLink平台生态,竭力创造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华为云领域的精细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为自主工业护航
 
  在厦门政府推进智能制造产业转型的思维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目标:即通过政策加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扶持力度,依托华为作为智能制造产业“黑土地”的产业定位,以华为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的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打造的“两朵云”,以引导企业上云积极培植壮大本地工业软件产业生态,走出一条自主工业软件产业探索与发展之路。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涵盖产品研发设计、业务管理、生产调度和工业工程控制等,是工业技术、工艺经验、制造知识和方法的数字化和软件化。然而,近年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不断遭遇发达工业软件国家的打压甚至禁用,使中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为护航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自主工业软件势在必行。
5 
  推动企业上云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工业软件的使用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工业软件云化,让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迭代优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并完善工业软件服务能力,实现在某一领域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比如卡伦特,这是一家厦门本地的CAD软件企业,其内核是自主研发。企业通过将CAD产品云化,以云端协同CAD设计平台服务于广大企业,在厦门中小企业中已实现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
 
  在笔者看来,厦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思路。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厦门依托华为DevCloud创新中心的“智能制造云”和“软件开发云”,推动制造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上云,实现制造企业需求与厂商软件服务能力的云端对接,在此过程中不断培植壮大厦门自主工业软件产业生态。
 
  在人才培养方向,为支撑企业上云、用数和赋智过程对产业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依托华为DevCloud创新中心与国科科技合作,充分结合双方在ICT产业、教育运营领域的优势,在政府产教融合政策的支撑下,与高校、企业建立全方位合作,实现“从产业侧技术向教育侧输入、到教育侧人才向产业侧输出”的人才培养生态链闭环。
 
  笔者去过很多城市,走进过很多企业,与各地政府相关人员进行过交流。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路上,各个城市拥有的教育资源、工业基础以及转型思路各不相同,但对人才的渴求却显示出高度一致。尽管厦门工业基础不强,教育资源比较薄弱,不具备强势的产业人才吸引力,但是,厦门坚持探索适合自己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之路,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展现出后发先至的竞争优势。厦门的产业未来可期,厦门的智能制造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