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核心赛道

发布日期:2020-08-03 浏览次数:13019 来源:乐晴智库作者:网络
  据悉,目前包括华微电子等众多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均已进入华为供应链。而且,作为全球5G网络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华为、中兴针对国产功率半导体的采购量也与日俱增。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主要用于改变电子装置中电压和频率、直流交流转换等。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
 
  功率半导体器件种类众多,按集成度可分为功率IC、功率模块和功率分立器件三大类,其中功率分立器件中MOSFET、功率二极管、IGBT占比分别为35%、31%、25%,是最主要的品类。
 
  iHS预测,MOSFET和IGBT将是2020-2025年增长最强劲的半导体功率器件。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6至2020年,全球MOSFET市场规模从57亿美元增长至6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6%。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器件消费国,MOSFET市场规模约26.4亿美元。
 
  纵观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国半导体市场体量更大,增长更快,但国产化率低,且MOSFET、IGBT等中高端芯片高度依赖进口,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功率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层面,与整体半导体产业相似,晶圆供应商在上游产业链中仍占据较大话语权。
 
  生产厂商层面,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基本为IDM模式,即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完整生产链。
 
  下游应用层面,功率IC多用于电源管理芯片,进而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电源设备等;功率模组多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各传统和新兴产业中的DC/AC逆变器、整流器、驱动控制电路方面。
 
  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数字化持续推进,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汽车领域占比提升至35.4%,工业、消费电子领域分别占比26.8%和13.2%。
 
  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几乎均为IDM,如英飞凌、安森美、罗姆等,他们拥有自己的晶圆厂、芯片制造厂、封装厂。
 
  逻辑、存储等芯片的发展是沿着摩尔定律不断地缩减制程,从而提高性能与产量,但由于芯片制造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技术,很多厂商无法承担如此高的成本,所以就形成了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等代工厂。
 
  欧美日厂商凭借着原有技术开发优势、完善的制造生产与品质管理能力,并利用品牌优势打通销售,长期瓜分功率分立器件元件市场的70%。
 
  中国台湾厂商因以代工起家,在技术和营销手段不及欧美日大厂,市占率仅占10%。
 
  根据IHS的统计,全球功率半导体前10大厂商占据了全球市场的60%,其中英飞凌占比18.5%排名第一,第二位安森美占比9.2%,第三为意法半导体,占比5.3%。
 
  中金公司研究认为,从收入规模来看,无论是包括电源管理IC与否,中国企业还未能与海外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厂商构成竞争。
 
  细分领域来看,目前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仅在二极管、晶闸管领域开始广泛替代,而在MOSFET、IGBT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iHS数据,国内MOSFET器件仅英飞凌、安森美两家企业就占据45.3%的市场份额,前五厂商中仅有华润微一家中国公司(若不计入安世半导体份额)。
 
  7月29日,华润微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据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0.6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0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5.27%;归母扣非净利润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6.46%。
 
  从毛利率来看,头部厂商安世半导体、华润微电子的功率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落后英飞凌公司水平毛利率1.8ppts/3.8ppts,而士兰微、华微电子等国内收入规模领先企业毛利率与英飞凌仍存在较大差距。
 
  IGBT方面,全球前十大IGBT模块供应商占据77.7%的份额,当中仅有斯达半导一家国内企业进入排名,占据2%的市场份额。根据ASMC披露,我国90%以上IGBT产品需要进口。

 
  图表来源:中金公司
 
  近几年随着国内电子行业的崛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以及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市场快速发展,已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对各类半导体产品需求不断增长。
 
  iHS预计未来中国功率半导体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9亿美元,年化增速达4.8%。
 
  在“新基建”与国产替代的加持下,国内半导体以及功率半导体厂商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