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智慧法院”建设加速 人工智能赋力司法改革蓝图

发布日期:2017-09-14 浏览次数:40155 作者:网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持续推出支持政策,司法领域改革与发展正迎来人工智能的深度参与。在巨大的优势与积极前景面前,“人工智能+司法”已然成为发展趋势,这也是推动司法进步的必然选择。
 
    近日,第二十二届国际检察官联合会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作为中国科技企业代表,科大讯飞集团总裁刘庆峰代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科技强检中的应用作了专题会议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高度关注。
 
       刘庆峰在会上建议,应当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各国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把现代科技与司法人员的创造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美好的世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实,我国对于结合人工智能与司法协同发展的步伐早已迈开。2017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意见》,指引法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平台建设工作。伴随着文件的发布以及司法实践的推进,我国司法工作开始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我国之所以如此重视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受以下两点因素影响颇大。
 
       首先,司法案件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每年案件产生数量都处在大幅增长的态势,某些特殊领域增幅甚至达到20%以上。因此,案多人少的现实情况愈发严峻,政法机关不得不把目光放到科技上面来,以图通过更加高效的方式来满足相关需求。
 
       其次,公正司法的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司法部门可以建立一种标准化的裁判基准或裁判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案件处理当中,这会使裁判结果更加公正。例如,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律人工智能强调类案比对,即在裁判时参考、比较同类案件,便有积极意义。
 
       目前,在我国不少省市都已经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司法改革。例如,苏州法院开始建立了预防性的智慧司法系统,防止案件误判;上海市法院、检察院等基于大量案件规范证据使用的规格,初步建立了相关的智慧司法系统;而浙江省、贵州省也正相继推出类似的智慧司法体系。不难看出,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司法部门基本保持着肯定、支持的态度。
 
       然而,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化,也让许多人担心工作会被取代。《明日世界的律师》作者理查德·萨斯金就曾表示,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之内,我们还是需要律师及法官的工作,但在更久远的未来,律师的部分工作会被替代。同样,检察官、法官也有和律师类似的担忧。
 
       不过,也正如萨斯金所言,短期内,人工智能对司法领域从业人员的影响是有限的,即使是在未来,人工智能也更多地是扮演助手的角色,替代一部分重复性、低智力性的工作。而在核心工作上,检察官、法官和律师仍是不可或缺的。
 
       人工智能在司法中的应用带来的更多是积极意义。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法官的思维和判断模式,继而能够优化法院的诉讼流程,也能完善法院的人员配置模式。通过科技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满足检察机关办案文字语音录入、精确提取资料信息等需求外,同时还能通过语言互译功能破除了办案中的语言障碍难题,推动办案效率大幅提升。
 
       因此,我们应当相信司法部门在应用人工智能上的认可态度,也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改革总会有阻力,有质疑,但是这些只是成功路上的插曲,为了让司法更加高效、更加公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