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富士康机器人:用工荒背后的豪赌无奈

发布日期:2012-12-14 浏览次数:83755 作者:网络
   富士康作为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正通过配备机器人来提高资金和劳动力的组合配置比例,向西方工业生产模式靠拢。以人工替代机器的时代正在过去,现在是用更多的机器来武装人。
 
  借着摩擦出来的火花,在刺耳的摩擦声中依稀可以看到一排排装满螺丝的机械手将一个个金属框摩擦得闪着寒光。金属框作为iPhone4外壳的一部分,正通过流水线组装成成品从深圳龙华富士康运往世界各地。
 
  这些不需要灯光和空气,没有感情,最重要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机械手臂正被郭台铭作为跨越中国制造的赌注。作为富士康的总裁,他管理着全球最为庞大的代工队伍,刚刚通过内迁完成了中国制造的大陆布局,但在劳动力短缺和工人成本上涨等压力下,这次他被迫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提前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代工日不落帝国,在短期内弥补用工空缺并逐渐摆脱对不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而实现全球交货的代工版图。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都以低廉的人工取胜,代工巨头比亚迪就是以人工替代机器工作而成功。现在,富士康作为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正通过配备机器人来提高资金和劳动力的组合配置比例,向西方工业生产模式靠拢。以人工替代机器的时代正在过去,现在是用更多的机器来武装人。
 
  100万台机器人
 
  11月19日,染着时尚黄色头发的郭台铭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这是郭台铭首次明确了富士康的机器人战略目标,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6个园区的几十万名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尽管三个月前,郭台铭就已声称未来3年投资至少1000亿元,引入100万台“机器人”,但当时更多人觉得这是个玩笑。
 
  作为代工的主要成本,人力资本的剧烈消耗让富士康产生了用机器来替代人的冲动。在过去的10年间,富士康充分利用了中国从高收入国家取得高质量设计然后将其转变为廉价量产品的能力,通过120多万人的代工队伍将富士康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其中仅中国大陆就有超过100万的工人。
 
  事实上,富士康早已为机器人计划有过准备。公开信息显示,富士康的SHZBG鸿超准产品事业群已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产品处,近两年也在全国各地招聘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和一年前的两次大幅加薪一样,这次郭总发布的机器人计划我们内部完全不知情。不过郭总所指的机器人,应该绝大部分是机械臂和少部分的低智能化机器人”,富士康内部人士称,目前富士康在应用的1万台机器人绝大部分也是机械臂。
 
  如果说一年前富士康的大规模内迁是为了应对跳楼事件和加薪的影响,借机完成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这次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被认为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新跨越,同时也是新挑战。
 
  “如果机器人计划实施成功,富士康将突破对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实现全球化布局”,富士康一位具有国际经验的台籍人士表示,物流是代工企业另外的一块重要成本,全球化布局能大幅降低富士康的成本,富士康这次大额投资巴西就是为了压缩到美国的物流成本。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